热点新闻
-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赴凉山州开展...
-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提醒:国庆...
- “双减”出台后 如何为孩子们提供真正...
- 青海省确定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硬指标
- 辅导班几万家长也不嫌多,延时服务几...
- 数说中国孩子30年体质变化 不只是跑不...
-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就《国家义务...
- 课后延时服务学校收费,家长却不理解...
- 教育部发布第40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...
- 教育部:“减负”“提质”两手抓,强...
- “双减”后首个学期!97.5%的家长对减...
- 震后迅速安全疏散七千余名师生,四川...
- 天津市常住户籍的应往届生如何报名20...
- 小学语文课本封面由二胎变三胎?妈妈...
- 双减”实施后 72.7%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...
- 落实“双减”,学校教育更需“减脂增...
- 又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签约落户海南!...
- 海南: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培...
- 江西:省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收费政...
- 民主党派提案关注哪些教育话题
我国首提中小学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概念
我国首次提出中小学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概念。这是记者日前从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专项研究》总课题组了解到的。
中小学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概念由教育部“十二五”规划课题《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》提出,并在“十三五”阶段形成教育理论和课程体系,在“十四五”阶段由中小学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研究传播中心、人民教育出版社、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、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专项研究》总课题组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数字资源建设和融媒体专业教室设计,已形成完备的课程资源服务体系。
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规划主要包括《传统哲学》《民族艺术》《历史文化》《中医基础》四大模块。课程内容也具有较大创新和突破。例如, 传统哲学模块,分《首孝悌》《做君子》《讲仁爱》《重民本》《守诚信》《崇正义》《尚和合》《求大同》《养廉洁》《亲仁德》《道中庸》《合自然》十二个主题。
民族文化与艺术模块,包括中国传统节日、中国传统节气、茶文化、相声艺术欣赏、传统吹管类乐曲欣赏、传统弹拨类乐曲欣赏、中国传统建筑艺术、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等多个主题; 中医基础包括中医理论、藏象经络、药性歌括、汤头歌诀、康养功法等多个部分;历史文化模块,注重对各朝代文化艺术、民俗的广泛研究,让学生敬畏历史敬畏文化。
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,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。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,具有整个活动的支配权和主导权,能够以学习目标和团队为中心,自主推动活动的进行。教师则作为引导者、指导者和协调者,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助和导引。所以,综合实践活动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,是当代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。
值得重视的是,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形式,首次采用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模式,学校可自由选择内容和时间,并由教师指导学生分成主题研究小组,通过教学主题分解、研究目标确认、阅读资料收集、研究内容探究、小组合作性学习与讨论、研究结论论证与展示等多个环节,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创新实践,彻底革新传统文化学习模式和传承过程,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。
中小学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研究传播中心副主任、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专项研究》总课题组负责人张健表示,“双减”工作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,减负之后的创新赋能将成为新政策执行的关键指标。中小学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的出现,既能深层次涵养青少年人格,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,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,是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课程实践,为“双减”政策下的“三点半课堂”提供了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