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新闻
-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赴凉山州开展...
-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提醒:国庆...
- “双减”出台后 如何为孩子们提供真正...
- 青海省确定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硬指标
- 辅导班几万家长也不嫌多,延时服务几...
- 数说中国孩子30年体质变化 不只是跑不...
-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就《国家义务...
- 课后延时服务学校收费,家长却不理解...
- 教育部发布第40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...
- 教育部:“减负”“提质”两手抓,强...
- “双减”后首个学期!97.5%的家长对减...
- 震后迅速安全疏散七千余名师生,四川...
- 天津市常住户籍的应往届生如何报名20...
- 小学语文课本封面由二胎变三胎?妈妈...
- 双减”实施后 72.7%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...
- 落实“双减”,学校教育更需“减脂增...
- 又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签约落户海南!...
- 海南: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培...
- 江西:省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收费政...
- 民主党派提案关注哪些教育话题
“双减”出台后 如何为孩子们提供真正适合他们的教育
面对日益蔓延的教育焦虑、日益加重的教育“内卷”,关于教育的讨论,从未停歇:“当下,关于成长,关于教育,我们可以怎么做?未来,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?我们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?”
9月25日,由小不点大视界、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、上海国际文化学会及QFUNTHEATER联合主办的2021第三届TIE青少年戏剧与创新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南阳共享际剧场举办。
借由国家出台“双减”政策和重视素质教育、美育的契机,12位跨行业教育领航人与不同国家、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、素质教育、高校学术专家学者和前沿实践者,在TIE2021论坛线上线下聚会,共享艺术/美育/创新教育行业发展新趋势,跨界同行共享、学习、实践、应用,寻找创造性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,与不同成长理念的父母碰撞多元社交和创造的乐趣,共同探讨:当下和未来,我们究竟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?
本届论坛以“未来教育”为切入主题,聚焦“双减”政策之后教育行业及家长个体的解题新思路,连接、共享、碰撞、共创,期待找到更多答案,得到更多重新出发、或者继续向前奔跑的动力。为我们的下一代,提供真正适合他们的教育。
为什么出台“双减政策”,家长应该如何应对?
前不久颁布的双减政策更是在学校体系、教育培训体系乃至社会引发了巨大反响。无数家长陷入迷茫之中:未来30年我们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?面向未来的教育,应该是什么样的?
从2005年开始,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就开始研究课外补习,他探究了课外补习对学生成绩及发展的影响。这些研究让我们对课外补习有了更加全面、客观、具体的认识,也对如何应对”双减”政策之后的不确定性,多了一份确认。不仅如此,薛海平还参与了“双减”政策颁布前的讨论。在TIE2021论坛中,薛教授分享了自己十几年的研究成果,解读“双减”究竟要往何处去。
关于“双减”,他认为大家有疑问有困惑、有迷茫都是很正常的,因为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变化,是之前大家都没有料到,在一个轨道上可能都已经走了十几年,突然这样一个巨变。不管对机构对家长包括对学生,其实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可能也是一个机会。
薛海平自己也是“双减”政策的支持者、倡导者、践行者。从“双减”以后,他自己的孩子学科类培训减掉很多负担,确实就是自己能够自主安排的时间更多了,现在正在引导他能够自主学习。薛海平认为,“双减”政策的颁布实际上对家长的要求更高了。原来家长可能就是花点钱把孩子扔到校外机构然后就不管了,都让校外培训机构负责。现在需要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,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学习上的支持。家长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 。
“双减”之下,构建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戏剧课程全体系
从18世纪开始,法国启蒙思想家、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《爱弥儿》中就提出“做中学”和“由戏剧实践中学习”的概念,从而开启以戏剧作为教育手段的先河。到21世纪的今天,戏剧这种教育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所认可、所喜爱,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也将戏剧元素和手段运用在了课堂中。
然而,如何在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,完整系统地构建戏剧课程,从而更好地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呢?对此,瑞思教育给出了更深层的思考和实践。
瑞思教育首席产品官袁雪表示,目前瑞思教育正在构建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戏剧课程全体系,从课程研发到评价量表,从素质教育理论根基到展演艺术的创新形式,瑞思正在推动艺术课程纳入素质教育后的体系搭建。其更着力在戏剧课程体系中构建教学标准化,打造“项目实践能力评价量表”。通过表达与交流、团队合作、项目管理、展演展示等综合能力,发展性地面向儿童各项能力的提升和表现开展过程中评价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特点,确定各阶段的核心能力,从而明确不同阶段儿童的培养重点和目标。
袁雪表示,“儿童戏剧教育在西方被视为‘全人教育’,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,还能够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、换位思考能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、领导力及自信心。教育中的戏剧形式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全面、更完整的人。”
如何用艺术的方式催化学科学习的创新性?
来自悉尼歌剧院的教育总监Frank Newman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,分享了悉尼歌剧院与学校、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合作的案例。悉尼歌剧院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尝试建立且贯彻创造力开发的长期合作伙伴。Frank解释“为什么主流剧场要跟学校、儿童教育工作者、艺术家们紧密合作?如何将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异性、高质量的演出运用到校园项目中?”并且,其介绍了自7年前新成立教育部门,在“线上演出”、“实时视频互动工作坊”、“校园/亲子活动”以及“以创造力为重点的3年校园合作计划”项目的实践及观察报告。
来自儿童实验剧团Quntheater的艺术总监兼创始人李浩天是一名演员、导演和戏剧教育从业者。他以《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戏剧?需要什么样的教育?》为主题,提出戏剧可以跟各门学科来结合,“戏剧是门综合艺术,文学、导演、表演、美术、灯光、多媒体……我们要教给孩子们方法,让他们完成自我表达。这种表达不是千篇一律的。美育就是要发现事物不同的美。”谈到从事戏剧教育和儿童实验剧团的压力,他认为戏剧教育对老师的考验非常大,老师很容易带入自己个人的一些色彩放到戏剧教育中,所以老师的选拔非常难:即要具备戏剧的艺术,还要具备教育的方法。
另外一家从事教育戏剧的机构,抓马教育的创意总监、见学国际教育文化院执行总监曹曦,以《回应与关切:形式、内容与相关性》为主题,分享自己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戏剧领域实践中的思考。曹曦认为目前很多领域并没有真正践行“以孩子们为中心”的教育理念。“成年人忘了感受的方式,习惯用理性去分析。不是我感受而是我以为,孩子是在全身心感受。”我认为我们感受和思想的割裂,是今天所有教育最严重的问题。
“今天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出现的事情,是我们为孩子挑选了尽可能多家长认为对他好、他应该在很小的时候投入学习的东西,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在接触基础教育的时候,有过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学法。进步主义的教育、批判性的思维,所有这些我们都没有。”
“无论你是音乐教育、美术教育、戏剧教育,它最终还是教育、对象是人。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某种改变,转化深化了某些理解。今天和明天的我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,但前提是我们的主流教育,还有我们的艺术教育都在做这样的事情,并且引以为豪。”
不同国家和不同艺术领域与教育美育之间的关系/探索:艺术有什么用?
席勒认为,“艺术应该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。”
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视程度提高,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。在充满冲突的当代社会中,成人们往往需要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,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,提高人的价值,达到个性的发展,实现人格的完善。艺术,在青少年的成长发育中有多大价值?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呢?如何放大、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?
作为音乐教育体系发达的国家,匈牙利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参赞、匈牙利文化中心主任Szonja A. Buslig博士通过中匈两国共同研发的音乐教育体系课程和现场分享,进一步展示了匈牙利整个国家在早期音乐教育中有值得借鉴、参考和学习的经验。Szonja认为,“音乐是没有国界的,音乐的感受力会让小朋友很快安静下来。教育不分国内外,需要的是适合孩子的年龄和他们的能力的教育。为什么答案一定都是千篇一律的?教育为什么不能是另外一种形式或者是另外一种可能去呈现?希望大人抽离出来,让孩子们真正去享受音乐的这个过程。”
作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之一,丹麦为人所熟知的不仅仅有流行全球的丹麦童话,还有多如繁星的科学家,和人性至上的丹麦学前教育。丹麦儿童教育从“人”出发,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重点。丹麦的孩子可以有时间、空间玩耍,接近大自然、爬树、跌倒等等。来自丹麦文化中心/中丹儿童艺术节的策划人赵刚在论坛上,分享了丹麦儿童艺术的现状、丹麦儿童艺术特点和丹麦儿童艺术在中国的发展。赵刚介绍道,丹麦艺术家有一个共识,所有人都以从事儿童艺术创作为骄傲、为光荣,最优秀的艺术家都应该参与到儿童艺术创作中来。丹麦的儿童戏剧小而清澈,能看到底它是什么,可以让人感受到生活与自然的存在。在丹麦,大家也不把儿童戏剧当成一种商品和娱乐品,而是当成一种艺术品。
视觉艺术,也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宝贝计画绘本美术教育创始人杨帅在会上带来《画出想象力和自信》的演讲分享。受疫情和政策影响,宝贝计画也停课数十家店,但在探索更多创新教育模式。从创始人角度出发,也是因为自己一直在艺术的熏陶下坚持。杨帅认为,想象力是养分是土壤,我们应该给小朋友一个敢于试错的机会,对了更好错了也没事,10年、20年后都会是你强大内心里的一块砖的铺垫。
学校、家庭与社会教育:学校是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?
从人的成长历程来看,学校教育年限大概占人们整个生命时间不足1/3,人们在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只是一小部分。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。大部分知识以及各种能力和技能等,都要在课堂外的社会教育场景和家庭教育中不断获得。
博物馆、剧场等场所之于儿童,是走进历史、发现艺术的宝库,是不是学校教育之外的重要补充?能给童年带来哪些改变?在学校教育中失去的那些重要的、微妙的有关如何看待世界、认识自己,是不是都可以通过这些场景得以重建?对于那些尚未成熟的孩子,他们还处于靠声音、图形、图像、交互活动等来了解这个世界的阶段,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进行学习?
拥有丰富的博物馆、美术馆、剧场体验的童年是怎样的?闻铭雅尔文化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创始人温文以自身童年经历出发,剖析父亲陪伴自己在博物馆、历史文化公园、剧场等公共场所接受教育的经历。“自主学习的好奇心,来源于你小时候看见了什么,知道的更多你会发现自己知道的很少,对各学科保持敬畏心,从而有更公允的判断,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更有效的沟通。”
校园教育新思路:完成对创新者的培养,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
来自艾毅教育集团的创新教育总监ElizabethWalker Sobhani在论坛上分享了学校目前正在探讨的项目:《在实践中,怎样让创意遇上创新》。
开始之前,Elizabeth先请我们思考:现在的这个社会里,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个世界上面临的不一样的世界性挑战有哪些?全球范围内的垃圾污染、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疾病的挑战、疫苗的分配等等,都是世界范围内非常大的问题。
除了发现问题以外,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寻求怎么样能够解决这些问题,不是一个国家也不是一个公司,而是需要这一代的创新者、这一代的改变者来一起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。
现实社会的问题很复杂,所以我们也需要孩子们有一个非常缜密的思考习惯。所以在高中的时候开始培养他们系统性的思考习惯,对于他们来讲会受益终生。
社会创新也会成为一个习惯,当这个习惯养成之后,你会看到孩子不管是毕业之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、他在什么样的一个环境里,他都会思考怎么可以改变世界,让世界更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