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热点新闻
- 中央宣传部授予万步炎“时代楷模”称...
- 新职业教育法5月1日起施行
- 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“四个聚力”做...
- 4月高考热点:强基计划、高校专项计划...
- 全国各地各校守正创新办好思想政治理...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《“青春献礼二...
- 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学习贯彻2022年“...
- 教育部:推动中职向“就业与升学并重...
-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部分直属事业单位 机...
-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9月...
- 协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局面 ...
- 多地发布最新“双一流”建设成效
- 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为何不太成功?
- 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即将出炉,广东或成...
- 北京大学2022年“数学英才班”招生简章...
- 陕西省扎实推进“双减”工作落地见效...
- 新疆的人口发展白皮书:每10万人中有...
- 北京大学2022年“数学英才班”招生简章...
- 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素质教师队...
- 完善顶层设计、加大财政投入、促进产...
- 新疆的人口发展白皮书:每10万人中有...
- 二轮双一流评选要求变化大,“三大一...
- 重磅!教育部发布艺考改革最新政策,...
- 2022年空军招飞启动 高考成绩须达规定...
- 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美术与设计学类专...
- 山东:关于做好2021年成人高考部分考生...
- 高考综合改革七年:一人一课表,“同...
- 自考生请注意!2021年下半年自学考试准...
-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强新时代...
- 第57届高博会工作推进会在南昌召开
- 福建:关于齐心协力全面扎实做好防疫...
- 浙江:党史学习教育之【专项督导】省...
- 甘肃:高考综合改革50问详解
- 山东:2021年成人高考报名缴费时间提醒...
- 学校乱收费,家长可投诉!云南开展教...
- 吉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实录
- 一流大学新生都来自哪些高中?
- 2021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温馨提...
- 福建:2021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延...
- 福建:保证线上教学随时启动,军训、...
- 浙江:今起,本月参加这两项全国性考...
- 上海:额度上调!4部门联合发布通知,...
- 2021年“高校招考服务进高中”活动正式...
- 定了!2021新高考政策落地,14个省将采...
- 又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签约落户海南!...
- 关于开展“我为教育考试十四五规划提...
-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鲁春来豫调研交流...
- 青海:关于2020年成人高考、下半年自学...
- 吉林:关于2020年10月份自学考试相关科...
- 山东:关于做好2020年招收定向培养士官...
- 江西: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面...
- 安徽: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视察我省...
- 江苏: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考考后提醒
- 江西:刘雪平赴鹰潭检查2020年普通高校...
- 福建: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《西...
- 安徽: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召开高...
- 吉林:集中采访吉林省国家保密局
- 云南:2020年高考防疫注意事项考生告知...
- 贵州:前行吧,少年!——致贵州省20...
- 海南: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海南省自学...
- 湖北:关于近期我省教育考试安排的通...
- 河南:我省召开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...
- 江西:致全省2020年普通高考考生及家长...
- 江西:全省2020年普通高考考务工作培训...
- 安徽:召开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...
- 吉林:关于办理2020年6月自学考试毕业...
- 云南:6月2日开始报名││2020年基础教...
- 四川:教育部放大招上了热搜!这些专...
- 河南:教育部再放大招!第二学士学位...
- 山西:声明
- 安徽:情况通报
- 山西:代表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...
- 湖北:教育部银龄讲学计划2020—2021学...
- 江西:我省5所学校荣获“全国家庭教育...
- 河南:考生注意!6月份这些考试取消,...
- 云南: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幅增加...
- 海南: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...
- 黑龙江:省教育厅迅速行动 认真学习领...
- 河南:途径河南!5天内辗转4省5地,这...
- 海南: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复学复课...
- 四川:就近入学,致学区房价格暴涨?...
- 黑龙江:95.32%的县(市、区)通过国家...
- 河南:这个省辖市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复...
- 河南:关于各级各类学校复学复课时间...
- 山东:8市各学段复学复课时间确定
- 杭州:三位一体招生院校名单出炉!报...
- 山东:各学段复学复课时间确定!
- 四川:定了!我省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...
- 海南:2020年海南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...
- 河南:教育部: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可优...
- 甘肃:雷江红深入省教育考试院监督指...
- 四川:川渝大学生的福利来了!四川12...
- 2020年中国非双一流大学名单!中等生也...
- 嘉兴:【自考】上半年自学考试延期至...
- 杭州:2020年上半年杭州市自学考试免考...
- 河南:实施“农村学校”地方公费师范...
- 四川:速看!我省这些高校已公布开学...
- 四川:免学费、住宿费+各种补贴!我省...
- 福建:兰州理工大学5月9日起分期分批...
- 福建:2020自然指数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...
- 北京: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将2020年上半...
- 甘肃: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...
- 2019山东“专升本”报名攻略已出 (内...
- 山东:关于网友微博“疑山东编导艺考...
- 山东:关于网友“疑山东编导艺考联考...
- 空缺近11个月 山东财经大学迎来新校长...
- 江苏省2019年音乐类、美术类专业省统考...
- 深圳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 未来将投1...
- 河北:2017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理程...
- 教育部: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部...
- 贵州:划定2017年普通高考艺术类专业考...
- 2017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简章
- 2017年川渝高中生招飞复选检测安排
- 报考高水平艺术团前先问自己4个问题
- 高水平艺术团报考流程
- 化学:变来变去的学问
- 3月高考热点:保送生资格名单公示、自...
- 教育部为普通高校招生工作“划重点”...
新高考适应性考试“适应”什么?第三批改革省市将迎来全面“演练”
近期,江苏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福建、辽宁、河北等省市同时发布了2021年“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”,标志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正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。
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适应新高考,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安排,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八个省市将组织开展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。
据悉,这次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涉及人数约330万,占高考总人数的1/3。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科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,物理、历史、化学、地理、生物、政治由各省自命题。
适应性考试定于2021年1月23日—1月25日举行,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:1月23日分别测试语文和数学,1月24日分别测试物理/历史和外语,1月25日测试化学、地理、思想政治、生物学。 考试时间: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。数学和外语2个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。物理、历史、化学、地理、政治、生物等6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。 所有已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报名,并选择了普通高考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的考生,需参加适应性测试。 (以上日程如有变动,以省招办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。) “3+1+2”的首次“验收” 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实行“3+1+2”模式,考生总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,满分750分。 “3”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统考科目,满分均为150分,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;“1”为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,满分为100分,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;“2”为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任选2科,每科满分均为100分,以转换后的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。 组织适应性考试是教育部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,是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的重要举措。对于考生来说,这也是一次全面的“演练”。新高考在考试科目、计分方式、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等环节都有重大调整,这次适应性考试,可以让考生充分熟悉各环节流程,尽快适应新高考。 1.熟悉试题风格,了解自身状态 适应性考试的结果不会与正式高考挂钩。考生可以放松心态,轻松应考。 通过这次“演练”,考生正好可以熟悉一下新高考试卷结构、试题风格、题型难度、考试流程等,据考试结果查漏缺补,找出薄弱点,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。考试结束以后,考生还可以根据排名情况,清晰自己的定位,及时对目标院校作出调整。 2.熟悉新高考模式,了解赋分机制 新模式下统考和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,再选科目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分,涉及到“等级转换赋分”的科目是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4门。通过“演练”,考生可以了解新模式下的赋分机制。 转换后赋分成绩起点为30分,满分为100分。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共5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所占比约为15%、35%、35%、13%和2%。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,对应转换到100~86、85~71、70~56、55~41和40~30五个分数区间,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。 赋分,本质是等位次分数转换,使选考不同科目的考生的成绩具有可比性,成绩公布时,考生查询到的再选科目成绩是等级赋分后的成绩,不需要考生自行转换。 3.熟悉考试流程,了解填报志愿政策 此次适应性测试后,各省将组织统一评卷,考生根据适应性考试成绩,模拟填报志愿。与改革前相比,各省填报志愿主要在志愿单位、志愿数量和填报要求等方面发生了变化。 以八省普通类为例,填报志愿模式主要有两种:一是“专业(类)+院校”,二是“院校专业组”。以“专业(类)+院校”为单位的填报模式,即1个“专业(类)+院校”为1个志愿,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,实施省份为重庆、辽宁、河北三省。 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湖南、江苏等五省份,实行“院校专业组”志愿模式。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,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。 趁此机会考生可以充分了解本省新高考填报志愿的环节和流程,了解有关招生政策和要求,根据高校选考科目要求,自己的成绩、兴趣爱好等,拟定志愿,为正式填报志愿做准备。